行业巨变!央行正式发文,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后只能这么玩

第三方支付行业即将迎来巨变!

央行最新发文,号称“第三方支付版银联”的网联,将在2018年6月30日监管“收编”所有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也就是说,从今以后,包括支付宝和微信在内的网络支付都得通过网联来完成!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8月3日,央行下发文件,明确要求非银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并给出了最终时间,2018年6月30日,届时所有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不得不说,在如今的商业和生活中,已离不开第三方支付,特别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基本上是每个人手机中的必备。

那网联的出现,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呢?

网联出世!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后得这么玩

网联的来头可不小!

它是由央行牵头设立的, 其第一、第二大股东分别是央行直属的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旗下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

至于网联的主要业务,则是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一个统一的独立清算平台,其一端会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接,另一端则连接银行系统。

也就是说,今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线上支付通道不再直接对接银行,而是通过网联这个中间通道与各家银行对接。

说白了,网联就是要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统统“收编”,所以大家熟悉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无疑是重点的“改造”对象。

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8091亿,其中支付宝占比53.7%,财付通为39.51%,支付宝领先14个百分点。

很多人可能觉得: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工具用得不是蛮好的么,央行为啥这么麻烦的搞网联呢?

因为,按照以前的玩法,包括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内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会在银行以自己名义开设账户,而各自用户产生的交易,这些机构会自动充当清算功能。

这样一来,银行急了,因为它们根本无法知道资金是在哪两个具体的银行账户之间的交易,只能看到第三方支付账户和各银行账户之间的交易记录,于是,银行靠刷卡记录搜集用户大数据的路就这么给堵住了。

当然这不是重点,最最紧要的是,央行也非常的不安心

因为内部清算,各家的支付体系犹如一个完全封闭的自体系,资金安全显然无法得到有效监管。

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利用账户把一次跨行支付拆解为两次行内转账的行为,也直接隐去了交易的本质,而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这个漏洞干起了转移赃款和洗“黑钱”的勾当。

事关金融安全,这可是大事,于是,在酝酿了很久之后,网联终于出世了!

2017年3月31日起, 网联启动试运行;

2017年6月30日,网联宣布正式启动业务切量,即开始转接清算一般用户实际交易场景的网络支付业务。

2018年6月30日,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处理。

网络支付要涨价了?

可以预料到的是,第三方支付市场将因为网联平台发生巨变。

比如,支付宝和微信手里掌握的用户交易数据就不能仅仅归自己所有了。

再比如,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后只要专心做产品就可以了,再也不用烦恼和大机构抢银行资源的问题。

还有,以后大家哪怕是发一分钱的网络红包,央行也是知道滴。

……

当然,作为寻常百姓,我们关心的倒不是这些改变,而是我们到底是会多掏腰包还是少掏腰包?

很多人觉得,作为相对独立商业的公司,网联也需要赚钱,那它盈利方式不外乎跟银联一样,收手续费。

而这个费用,第三方机构当然不会去承担,最终只能是分摊到具体的用户头上,也就是说,因为网联收费,支付宝及微信支付,会提高提现的手续费!

实际上,网联本身并不直接跟老百姓产生现金联系,而且它的出现会让支付业务的总体直接成本下降。

因为,第三方支付机构付给网联平台的转接清算成本,可以部分地由其内部成本的下降所抵消,从而原本消费者负担的部分也会相应减轻。

对此,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巢湛是这样解释的

现在市场上总共有259家支付机构,如果按每家机构对接100家银行计算,对接规模5900对关系。但是,通过网联中心化连接,对接规模变成259加上100,也就是359对关系,只需要维持相当于原来不到2%的关系。

即能够更好的规范金融市场,保证大家的资金安全,又能不影响客户体验,甚至还能降低用户的使用费,若真如此,一统支付领域江湖的网联就是极好的,你们觉得呢?!